6月12日,因疫情延迟的2020年欧洲国家杯足球赛(以下简称“2020欧洲杯”)战幕即将拉开,给持续低迷的彩电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曙光。相关专家认为,2021年体育大年的到来,不仅让很多彩电厂商看到了真金白银的销售机会,也为彩电结构的改革找到了最好的机会。
彩电厂商发力体育营销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本作为体育大年的2020年推迟至今年,随着欧洲杯、奥运会、世界杯外围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临近,与体育圈有着丰富跨界“联姻”经验丰富的彩电厂商再次牺牲次提供体育营销品牌,以提高全球品牌影响力,加强其年轻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6月8日,创维与欧洲足球豪门俱乐部尤文图斯签署合作协议,并宣布正式成为尤文图斯官方合作伙伴;之前,TCL在巴西圣保罗举行在线新闻发布会TCL成为2021年美洲杯的全球合作伙伴;作为2020年欧洲杯的顶级赞助商,海信在今年3月宣布“HI 冠军”欧洲杯的营销主题是实现产品营销的统一。
各大彩电品牌为什么钟情重大体育赛事,投入产出比到底有多大?从以下数据中不难看出答案:2016欧洲杯的全球收视累计观看人群超过66亿人次,仅中国就有12亿人次观看。受疫情、现场人数限制等影响,2020欧洲杯的线上观看人数将创新高,据预测,2020欧洲杯中国国内观看人群将超过20亿人次。这样重大的赛事无疑会将电视重新拉回客厅的C位。
在赛事收获上,以海信为例,从2016年到2018年再到2021年,海信已连续赞助欧洲杯、世界杯等3届顶级体育赛事。据益普索世界杯赛前、赛后调研数据,海信电视在国内的认知度提升了12个百分点,海信电视成为电视品类消费者认知的第一品牌。2020年,海信海外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18.6%。
新型显示主导行业变革
对于彩电行业而言,尽管2021年刚刚过半,却是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在液晶面板价格持续涨价的压力下,行业竞争由“价格战”开始转向“结构战”,同时,液晶电视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为新显示产品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据奥维云网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五一”促销期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规模为179万台,同比下降23台.7%;零售额为68亿元,同比增长68亿元.6%。目前市场压力尚未改善甚至加剧,但行业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大型产品比例进一步增加,新显示技术产品的声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自2020年6月以来,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底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26%。”海信视频技术副总裁、海信激光显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告诉《北京商业日报》,2021年第一季度,海信激光电视再次快速增长,海外销售同比增长9倍以上,激光电视正成为海外大屏幕消费的新宠。
在激光电视高速增长的同时,其他电视显示技术也呈现出上涨趋势。据奥维云网数据,2021年miniLED、OLED、8K产品布局将更加完善,包括8K电视将进入发展周期,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万台;OLED2021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稳步上升至30万台;miniLED2021年市场规模预计为25万台。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激光电视等新型显示技术产品崛起的背后,是液晶电视经过20多年发展,技术已触及天花板、难以实现突破的局面,与此同时,新一轮消费升级加快,用户需求已经从单一功能性转变为更注重品质、健康的需求,行业变革一触即发。
大屏市场迎来发展契机
彩电厂商正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不仅今年一季度成为大家电中唯一销量同比下滑的品类,“五一”促销和零售方面也很弱。产业观察家徐义强指出,在此背景下,产品结构的改善已成为彩电企业的市场主题和战略,体育新年的到来也为结构变革找到了最佳机遇。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技术路线大洗牌”在此背景下,7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甚至85英寸以上的超大屏幕已成为企业布局的新动力点。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3月中旬全渠道率先上市的75款新产品中有22款.与2020年相比,2%的新产品尺寸在75英寸以上,大幅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75寸及以上的超大尺寸竞争中,激光电视的异军突起引人瞩目。随着消费升级的加快,及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居家观影、观赛需求的增加,大屏激光电视市场的角逐也日益激烈。目前,除海信、长虹、光峰、小米、极米等本土企业积极布局外,三星、索尼、LG等待企业也加码激光显示,越来越多的国际玩家加入激光显示行业。“2020年欧洲杯将充分展现激光电视沉浸式影院级效果和健康舒适的观看体验。”王伟说。
洪仕斌认为,对彩电品牌而言,欧洲杯等大型体育营销不仅可以吸引全球曝光量,加速出海步伐;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迷对大屏超高清电视机的刚性需求,也会带来最务实的高端电视零售增量。
“然而,在体育赛事跨境营销的帮助下,家电品牌应确保物有所值,不能让赛事的热度抢走消费者和粉丝对家电品牌的关注,通过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家电产品销售,是跨境营销更清晰、更理性的最终定位。”洪仕斌说。
北京商报记者 石飞月/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