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调,作者:编辑】
尽管各地均在5月已经纷纷官宣入夏,但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迎来高考首日的6月7日当日,北京最高气温只有27℃,6月7日至21日的15天里,只有4天气温超过35天,没有让人感到一丝炎热。℃,气温峰值为36℃,预计将出现在14日、19日和20日。
北京并非唯一享受“凉夏”同日天津最高气温26℃、石家庄29℃、太原30℃、上海33℃、成都30℃、福州28℃……6月7日至21日,许多城市的最高气温超过35天℃太原、上海、成都、福州等城市的气温预报不超过35天,甚至不超过35天℃。
中国家电网查阅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发现,除西安、郑州等少数城市有五天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5℃此外,全国大部分地区近15天气温为35℃波动在以下范围内,“凉夏”它很可能成为今年夏天的主要基调。对于所有空调品牌来说,2021年冷年可能面临巨大挑战——除了温度本身,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也会影响最终的销售业绩。
一位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在2019年接受中国家电网采访时曾表示,有购买计划的消费者最迟在7月份就做出了决定,空调冷年的收官阶段也基本在7月底。2021年和2019年同样是“凉夏”,但今年的情况可能比2019年严重得多。
一个影响因素是入夏后气温没有明显升高。2019年6月部分地区开启了高温炙烤模式,因此空调行业对于销售增长有所预期,但今年6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并未出现明显的升温,从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来看,不少城市将在不超过32℃温度范围内波动,天气不够热,必然会抑制人们对空调的购买需求。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动着产品价格的上涨。2019年,为了在气温偏低的情况下刺激消费者对于空调的购买需求,包括美的、奥克斯、海尔等品牌均做出了让利,空调产品在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均价在当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不过,自去年年末开始,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截至今年年中仍然维持这一趋势,严重挤压了空调企业的利润空间,空调产品也迎来了一波普涨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空调在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均价分别上涨了459元、287元。虽然今年各电商平台早早地开启了618促销活动,一些空调品牌也给出了产品价格的优惠,但即便如此,目前的产品均价也尚未回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中小品牌在这一轮原材料成本上涨中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相比头部品牌,这些品牌将产品的性价比作为产品销售的内在动力,今年因原材料价格,利润被进一步压缩,但由于品牌影响力弱于头部品牌,其产品价格涨幅又很难达到后者的水平,在618、双11等促销节点又要面临后者产品促销的压力。对于中小品牌来说,涨价无法大涨,降价又面临利润被摊平的风险,又受到夏季气温较低的影响,这些问题会对产品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
根据奥维云网目前已统计的最新数据,截至5月30日空调的线上渠道销售量同比下滑4.销售额同比增长139%.截至6月6日,线下渠道销量同比下降16%.销售额同比增长641%.4%。与2019年线上销量火爆相比,今年线上线下渠道增量下降,产品价格上涨对空调产品销售的影响已经显现。空调市场整体销量下滑也可能在今年带来更激烈的品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