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机再次成为白色家电行业,毫无悬念“风口”。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的家庭健康消费和优质消费都得到了升级,使得干衣机,一款进入中国市场但近20年没有火起来的老产品,焕发出新的市场风头。
这与方泰以水槽洗碗机在短短五六年内引爆中国家用洗碗机市场的局面非常相似。中国家庭不需要这些细分产品,但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机会和拐点。在过去的两年里,洗碗机仍然是厨房电器的明星产品。那么,干衣机在未来几年是否会成为中国阳台家电呢?“领头羊”呢?
市场增长,干衣机超出厂家预期
直到去年,一家领先的家电企业仍然对干衣机持态度“保持积极观望”没有重兵投入。或许认为中国家庭对干衣机单品的需求不如洗干一体机,或者洗干护多功能机。然而,2021年上半年,干衣机在中国市场的数据足以让制造商感到惊讶。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干衣机销量增长61.1%、达到40.销售额同比增长116万台.4%,达到24.9亿元。粗略估计,平均价格超出了外界的想象。同时,也呈现出线上线下主场成交量上涨的新趋势。
特别是在线平台干衣机“额涨比量涨三倍多”,这再次让很多家电企业意识到,80后、90后的主流电商消费群体并不是盲目追求低价,而是关注好产品。平均价格一般在5000或6000元的干衣机上,在网上卖得很好。
目前,在干衣机市场,博世西门子和美的小天鹅曾经是中外阵营的两大推动者。然而,自今年以来,市场上的干衣机品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品牌“百花齐放”情况。除了海尔,卡萨帝,美的,小天鹅,COLMO、松下、惠而浦、三星、博世、西门子以外LG、美诺,倍科,AEG、东芝、格力、海信等品牌纷纷抢夺。
仅从干衣机的品牌数量来看,当地企业的数量远远低于外国品牌。原因很简单。许多外国品牌早在多年前就在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等海外市场推出了干衣机。他们还看到,中国家庭对该产品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大幅增长。所以提前行动和布局。
然而,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它显示了美国、海尔和西门子“三足鼎立”,后面是松下、三星,LG由外资品牌组成的二三线阵营。但与外资品牌相比,格力、海信、长美、创维、TCL对于干衣机市场的布局和抢夺,明显慢了半拍。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反思。
市场仍然看涨,未来应该避免两个陷阱
许多中国家庭和中国制造商对干衣机并不陌生。虽然干衣机市场在过去两年中大幅上涨,但制造商对该产品的看法仍存在争议:有些人怀疑,有些人乐观,有些人观望。然而,在家电圈看来,事实上,任何家电类别在中国市场都有机会,这取决于它是否能引领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方向,是否能迎合新一轮的消费变化和趋势。
具体到干衣机,目前存在两大阵营和分化:一方面,在专业的干衣机之外,很多企业考虑到中国家庭住房结构和空间,所以推出了洗干一体机、洗干护一体机等复合、集成化洗衣机产品,认为“空间减法,功能加法”这是未来的主流方向,干衣机和洗衣机的套装将不可避免地限制未来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除了干衣机,还有类似的功能“衣物护理柜”其他产品似乎与干衣机分享。我相信,在未来,将会有类似于干衣机产品的新产品和替代产品,其目标是抓住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市场机会和蛋糕。
然而,梳理过去两年,一些企业在干衣机市场布局、竞争和订单行动中,可以发现有两个陷阱:一是干衣机不是洗衣机,即使短期增长快,市场成交量,但本质上不是一千万大型产品,必须是循环产品,追求高质量、高收入群体。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利用传统的价格战,即降价促销来抢占市场和订单,我们必须回归产品的价值、功能和技术标准。
2、干衣机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充满可能,但目前有两条引爆之路。一种是单机的新购买,即洗衣机已经存在,另一种是购买干衣机,注重产品性能和品牌影响力;另一种是新的或新的系列购买,即成套洗衣机和干衣机。此时,这取决于系列之间的搭配和设计。这两条路必须走。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间的区别。
目前,干衣机市场仍处于推广、引爆和引爆和热身阶段,需要更多的企业对用户的教育和市场引爆,而不是简单而粗略地降低价格来抢占市场和订单。家电圈认为,下一个进入干衣机市场抢占业务的制造商也需要看到市场和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十年前,要么降价,要么制造概念炒作。